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安徽赛区竞赛暨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师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4年7月3日
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安徽赛区竞赛暨安徽省
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安徽赛区竞赛暨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英语名称:2024 National Contest on Logistics Design and Anhui Logistics Design Contest by University Students
赛项组别:本科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大学
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合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 组织委员会
主 任: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
黄志祥 安徽大学副校长
高 原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委 员:
苏 石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杜鹏程 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管理类专合委主任
余保山 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鲍炎红 安徽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汪传雷 安徽大学教授 安徽省管理类专合委副主任兼物流类分委会主任
各有关高校教务处或分管创新创业工作部门或物流专业所在院系负责人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周保昌 安徽省产业教授、中外运物流华中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级顾问、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委 员:
由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负责大赛各环节的评审事宜。
(三)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朱欣春 安徽大学纪委副书记
委 员:
刘兵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智库主任 特任副研究员
陈 蓉 合肥师范学院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教授
(四)秘书处
秘 书 长:汪传雷 安徽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副秘书长:蒋 薇 安徽大学教务处实践科
副秘书长:陈 欣 安徽大学商学院物流系
秘 书:赵燕飞 安徽大学商学院物流系
秘 书:郭甜甜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学办
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安徽大学商学院。
三、竞赛目的
大赛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15〕207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安徽省“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安徽省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工作要求,锚定安徽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科技、制造、农业、生态、人才、教育、文化“七个强省”的奋斗目标,加快培育和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推动安徽省物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物流和供应链人才,为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竞赛内容
竞赛分专业水平测试赛和方案设计赛两部分。
校园赛专业水平测试题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提供,各校组织笔试/机试/网试,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负责组织阅卷;方案设计赛由各校自行组织。
方案设计赛选择一家注册在安徽省省内的物流和供应链公司,围绕该公司服务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情况,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态、模式,与所在地物流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分析物流和供应链柔性、弹性、韧性面临的困难问题,从企业角度提出物流和供应链优化方案。
各参赛队伍自拟题目、自主调研、自主设计,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可以是但不限于文字材料、数学模型、软件或工程设计等。方案需按照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大赛邮箱;每校最多选派2支团队参加省初赛。省初赛对电子版方案进行分组评审,初赛评审阶段,专家将按照《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网络评审评分表》对本组所有参赛队作品评分,本组所有专家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队本赛段得分,选择参加初赛团队数量25%-65%的团队进入省决赛。
省决赛分两个部分,第一天先对参赛团队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在校本科生进行专业水平笔试/机试/网试,专业水平测试合格的学生方能代表团队参加第二天的设计方案现场答辩;设计方案现场答辩评审阶段,专家将按照《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答辩评审评分表》对参赛队作品评分。本组专家评分,即为该参赛队现场答辩得分。
五、竞赛方式
1.校园赛:校园赛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水平笔试/机试/网试赛题由竞赛委员会提供,考务工作由各校负责(原则上三天内完成考务,9月6日中午12点前完成,以快递发出时间为准,建议顺丰快递),考完后立即密封并快递至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秘书处(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商学院物流系);方案设计的竞赛组队、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参赛高校自行决定。各校通过校园赛,遴选确定2支参赛团队参加省赛;
2.省初赛:每校最多选派2支团队参加省初赛,参赛队伍于9月13日中午12点前提交电子版方案。省初赛分组进行,5-9名专家/组对电子版方案进行匿名评审,按照《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网络评审评分表》对本组所有参赛队作品评分,本组所有专家评分之和的平均值,即为该队本赛段得分,选择参加初赛团队数量25%-65%的团队进入省决赛;
3.省决赛:参赛队伍提交纸质版方案和电子版方案。省决赛分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专业水平笔试、电子版匿名评审和现场答辩评审。先进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专业水平笔试,不合格的队员不能进入现场答辩环节,若团队获奖,该成员也不能获得证书;再进行方案汇报答辩评审,决赛现场答辩评审占决赛总成绩的40%。专家应回避对本校参赛队的评审。按照《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答辩评审评分表》进行评审,本组所有专家评分的平均分,即为该队本项得分。
六、竞赛赛程
本次大赛分为校园赛、省初赛、省决赛三个阶段。未参加上一阶段比赛的参赛队伍不得进入下一阶段比赛。各赛段时间安排为:
第一阶段,校园赛(2024年6月30日-2024年9月6日);
各高校在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校园赛,推荐不超过2支参赛队伍参加省初赛。
第二阶段,省初赛(2024年9月6日-2024年9月13日中午12点,9月20日12点前公布进入省决赛团队名单);
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队伍电子版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选择参加初赛团队数量25%-65%的团队进入省决赛。
第三阶段,省决赛(2024年9月20日-2024年9月29日),9月25日12点前严格按照本赛程规定提交决赛作品电子版,9月27日-28日至安徽大学参加决赛,9月27日15:00-16:00对参赛团队中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水平笔试,9月28日方案汇报展示答辩,9月29日外地返程。期间,2024年9月27日15:00-18:00召开中国合肥物流论坛暨安徽省物流教育教学研讨会。
七、赛程安排
进程 | 时间 | 说 明 |
1.准备及校园赛阶段 | 60天左右 | 1.发布大赛通知并公布大赛方案及赛程;各校进行专业水平测试,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只有合格才有资格组队参加方案设计;
2.参赛队伍自行组织方案设计; 3.各参赛学校遴选出2组团队参加省初赛。 |
2.省初赛 | 7天左右 | 1.参赛方案提交方式:参赛团队将参赛方案的报名表、登记表、作品文本的电子文档(word 2010/2013/2016)发至大赛组委会专用邮箱:ah2024wlds1@163.com或者ah2024wlds2@163.com;同时提交书面版参赛方案整套材料1份至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社科C楼商学院物流系赵燕飞(以邮政快递发出时间为准);
2.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9月13日中午12时; 3.提交参赛方案时,参赛方案文档名称及电子邮件标题使用统一格式:“××大学(学院)××队初赛作品”; 4.除首页外的方案正文中,不得出现与学校、学院、系名称、教师和学生名称有关的内容信息。 |
7天左右 | 1.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初赛设计方案评审并给出意见;
2.从参加初赛的方案中选出前25%-65%进入决赛。 |
|
3.省决赛 | 5天左右 | 1.决赛队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准备专业水平测试,同时自行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准备决赛现场演示文稿;
2.参赛方案提交方式:参赛队伍将参赛方案的报名表、登记表、作品文本的电子文档以及方案演示文稿(PPT)发至大赛组委会专用邮箱:ah2024wlds1@163.com或者ah2024wlds2@163.com;同时将书面版设计方案整套材料(包括设计图纸或软件、程序等)于规定时间交到大赛组委会; 3.电子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9月25日中午12时;同时各队提交参赛感言和两张团队照片。 4.参赛作品正文不得出现学校、学院、系、教师、学生的名称及相关信息。 |
决赛时间 | 1.定于9月27-28日进行决赛(9月27日14点前报到,地点后续在qq群通知),如有变动将另行通知。
2.9月27日下午15:00-16:00参赛团队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专业水平测试,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代表团队参加方案设计现场陈述和答辩;若团队中所有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水平测试均不合格,取消该团队参加方案设计现场陈述和答辩资格; 3.9月28日全天各参赛队伍集中进行现场陈述、答辩; 4.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各队的决赛方案进行现场质疑并评分; 5.评审委员会通过合议,从参加决赛的方案中评选出各级获奖方案。 |
八、竞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参赛对象为正式录取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比赛以团队为单位,每队不超过5人,其中至少2人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本科在校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且专业水平测试合格(百分制60分以上),同时队长必须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参赛人员不得同时加入多个队伍。组队可跨年级、专业,但不得跨校。各校可视情况而定,在校园赛阶段选拔出校内的优秀队伍参加省赛,名额不超过2个。
每队仅需1名教师作为领队兼指导教师,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同一教师指导报送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2件。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成员及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省赛参赛指导教师。
(二)报名方式
各校通过校园赛,遴选确定2支参赛团队参加省赛,提交省初赛方案同时提交报名表(见附件2)、登记表(见附件3),其中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队长和队员必须是参加专业水平测试赛且成绩合格,报名表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将电子版和扫描件发送到报名邮箱ah2024wlds1@163.com或ah2024wlds2@163.com。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大赛所有参赛人员(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项目全部成员)须注册登录“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www.lingyangplat.com),并将注册成功页面截图发各大赛组委会备案,所有参赛项目均须上传至“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科产”板块。
所有参赛高校报名时需同时将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兼领队的承诺书(见附件1)扫描件和“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成功页面截图报送至报名邮箱。
(三)赛前准备
省赛决赛前拟召开预备会(中国合肥物流论坛暨安徽省物流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物流类以及管理类比赛体会,解读比赛规则,各参赛队伍依据比赛规则和要求进行比赛准备,每个参赛队伍领队兼指导教师必须参加赛前会议,了解比赛事宜;会上将宣布比赛重要事项。
(四)比赛期间
(五)成绩公布
大赛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将获奖名单在安徽省高教网再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九、竞赛环境
竞赛场地由承办高校提供,须满足各个比赛环节实施的条件,包括2个赛场(配备多媒体设备)、2个备赛场、2个会场等。
十、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是指根据竞赛考核目标、内容和要求对参赛队伍(选手)的竞赛表现和最终作品作出评价。竞赛评分必须按规定的评分方法实施,特殊情况必须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向大赛组委会报批。
(一)评分方法
校园赛专业水平测试由大赛秘书处提供试题,由各校组织考务,由大赛秘书处负责组织阅卷;方案设计由各校参照评分标准自行确定进行;
省初赛方案设计由5-9个评委/通讯评委/网络评委评审,作为一个参赛团队得分,根据排序情况以及学校分布情况确定进入省决赛的团队名单;
省决赛专业水平测试由秘书处提供试题、组织考务、负责阅卷;省决赛方案设计由5-9个评委评审,作为一个参赛团队得分。根据方案设计成绩进行排序,结合排序情况以及学校分布情况确定决赛名次,省初赛成绩不计入省决赛成绩。
(二)笔试评分
笔试评分是指参赛团队(选手)在考场完成专业水平测试笔试/机试/网试内容后,由阅卷人进行评分的评分方法。流程如下:
(1)参赛团队(选手)进入考场,核实团队或个人信息后限时答题,竞赛结束前交卷;
(2)每位试卷由裁判判分;
(3)裁判长汇总公布各参赛团队(选手)的成绩,并由裁判长、仲裁签字后确认。成绩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比赛环节。
(三)结果评分
结果评分是评分裁判对参赛团队(选手)提交的竞赛作品,依据竞赛评价标准判分的评分方法。竞赛作品可以是实物作品、图像图片、虚拟成果等多种类型。流程如下:
(1)评分应由5-9名评分裁判独立评分;评委打分取整数,评分区间为60-100分;
(2)2名记分员负责计分,对于评分,汇总本组专家评分之和,计算算术平均分(保留至小数点后4位)作为参赛团队(选手)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召开评审会议,公布评分结果,并由裁判长、仲裁签字后确认。
(四)评分标准
1.网络评审评分细则
指标 | 指标说明(分值) | 等级 | 得分 |
设计内容 | 针对性:问题把握准确,针对性强,重点突出(20) | 符合 | 17-20 |
比较符合 | 13-16 | ||
基本符合 | 7-12 | ||
不符合 | 0-6 | ||
正确性:内容正确,方案合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20) | 符合 | 17-20 | |
比较符合 | 13-16 | ||
基本符合 | 7-12 | ||
不符合 | 0-6 | ||
整体性:内容具体、完整,逻辑性和系统性强(20) | 符合 | 17-20 | |
比较符合 | 13-16 | ||
基本符合 | 7-12 | ||
不符合 | 0-6 | ||
设计方法 | 科学合理性:忠于服务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案例物流企业提供的事实和数据;假设条件合理,符合实际;有明确、适用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运用科学严谨(20) | 符合 | 17-20 |
比较符合 | 13-16 | ||
基本符合 | 7-12 | ||
不符合 | 0-6 | ||
创新与应用 | 创新和应用价值:有符合案例物流企业实际情况的合理创新;方案实施后预期可以获得较好的运作效果,对物流企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0) | 符合 | 9-10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文本表现 | 规范性:合理、规范应用文字和非文字要素(如图表、软件、数学模型等),提交评审材料齐全、规范、美观,表现力强(10) | 符合 | 9-10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2.答辩评审评分细则
指标 | 指标说明(分值) | 等级 | 得分 |
设计内容
(30) |
针对性:问题把握准确,针对性强,重点突出(10) | 符合 | 9-10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正确性:内容正确,方案合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10) | 符合 | 9-10 |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整体性:内容具体、完整,逻辑性和系统性强(10) | 符合 | 9-10 |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设计方法
(10) |
科学合理性:忠于服务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案例物流企业提供的事实和数据;假设条件合理,符合实际; 有明确、适用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运用科学严谨(10) | 符合 | 9-10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创新与应用
(10) |
创新和应用价值:有符合案例物流企业实际情况的合理创新;方案实施后预期可以获得较好的运作效果,对企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0) | 符合 | 9-10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文本表现
(10) |
规范性:合理、规范应用文字和非文字要素(如图表、软件、数学模型等),提交评审材料齐全、规范、美观,表现力强(10) | 符合 | 9-10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
现场表现
(40) |
表述:PPT 制作精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表述清晰、准确、流畅;时间控制精准,无拖延(15) | 符合 | 13-15 |
比较符合 | 10-12 | ||
基本符合 | 5-9 | ||
不符合 | 0-4 | ||
答辩: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反应机敏,回答准确(15) | 符合 | 13-15 | |
比较符合 | 10-12 | ||
基本符合 | 5-9 | ||
不符合 | 0-4 | ||
总体印象:仪表端庄,精神饱满;配合默契,协作高效(10) | 符合 | 9-10 | |
比较符合 | 7-8 | ||
基本符合 | 4-6 | ||
不符合 | 0-3 |
十一、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按照决赛方案汇报答辩环节成绩得分高低,按照参加决赛队伍数量的10%、20%、30%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同时评选出参赛单位总数的20%授予优秀组织奖。
十二、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学科和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大赛组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安全圆满落幕。
(一)比赛环境
竞赛场地(含机房、体育馆、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等)用电应报备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赛前会针对竞赛场地电线路进行检查,充分保障场地用电安全。同时配备后勤管理机动人员1名,用于竞赛过程现场用电安全维护。
(二)生活条件
参赛选手在各校领队兼指导老师带领下入住学校附近宾馆或由组委会指定宾馆。交通食宿费用由各参赛队伍自行承担。
(三)组队责任
各参赛高校大赛负责人应按组委会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参赛选手名单上报、参赛选手组织、以及带领参赛选手报名等。大赛负责人即为本校的竞赛联络人,负责与组委会秘书处沟通联系。
参赛高校必须安排一名领队兼指导教师负责参赛师生的人身安全,并为参赛师生购买人身保险。各校指导老师应充分保证学生交通、食宿安全,指导学生训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参加竞赛,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大赛组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大赛组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大赛组委会决定。
比赛期间,承办高校将会同学校后勤部门做好供电、供水保障。一旦发生断电、断水,立即启动备用线路供电应急预案和备用水供水应急预案。
(五)处罚措施
竞赛期间对于不能严格执行竞赛规则、违反竞赛规定的参赛队员,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成绩,并禁止参加下一年度的安徽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十三、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兼领队在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变更。
2.大赛不收取参赛费用与报名费用。
3.为赛事的顺利推进,保证活动的组织效率,各参赛团队应严格按照赛程表设定的赛事各环节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工作。
4.各参赛团队备赛期间各项工作,可保留文字及图片的活动记录。
(二)领队兼指导教师须知
1.各参赛高校须为每支团队指定1名(仅限1名)领队兼指导教师,对报名资料真实性和学生排序负责,且负责赛前辅导和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全管理的对接。
2.领队兼指导教师按大赛组委会要求准时签到参加预备会(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要求。
3.只有领队才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对申诉的仲裁结果,领队兼指导教师要带头服从和执行,并做好选手工作。
4.领队兼指导教师应及时查看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规程,指导选手做好赛前准备,督促选手带好学生证和身份证等。
5.领队兼指导教师务必带好有效身份证件,在活动过程中佩戴证件参加竞赛相关活动。
6.领队兼指导教师在比赛期间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不得私自接触评委人员。教育选手树立良好的赛风,听从指挥,服从评委,不弄虚作假,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赛资格,参赛成绩无效。
7.竞赛过程中,未经评委许可,领队兼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竞赛现场。
8.在“安徽省2024物流大赛QQ群”的各参赛单位领队兼指导老师,应实名:学校+姓名(教师),如安徽大学+赵燕飞(教师);在赛事期间应密切关注工作群发布的赛题和通知等文件。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依据大赛组委会指定路线进入和离开赛场。
2.比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评委示意,由评委记录并现场处理,选手之间不得互相询问,违者按作弊处理。若突发故障导致比赛中断,应提请仲裁至现场确认原因,并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3.选手须服从评委裁决,比赛过程如有异议,只有领队兼指导教师才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不得与大赛工作人员直接交涉。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须知
1.服从大赛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到岗,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做好分配的各项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2.协助大赛组委会做好大赛有关服务工作。认真检查、核准选手证件,发现不允许带入赛场的物品,交由参赛队随行人员保管;引导选手进入和离开赛场,不得带领非参赛选手进入赛场。
3.遇突发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大赛组委会,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比赛圆满成功。
4.按规定不回答选手提出的任何有关比赛技术问题。
十四、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参赛团队领队兼指导教师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大赛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五、竞赛观摩
赛场主要限参赛选手、评委、相关工作人员凭参赛证件进入,指导教师、高校师生、企业人员、媒体人员等可以通过竞赛直播或录像进行观摩。
十六、竞赛录像
1.赛场内部署无盲点录像设备,能全程实时录制赛场情况;
2.多机位拍摄开闭幕式,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能重点与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十七、竞赛宣传
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宣传工作,秘书处建立QQ群,发布竞赛通知、竞赛方案和进行获奖成绩公示等。
十八、联系方式
赵燕飞 手机:19355967929
汪传雷 手机:18956034113
邮箱:ah2024wlds1@163.com 、ah2024wlds2@163.com
安徽省2024物流大赛QQ群:593932583
本文来源于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